Skip to main content跳到內容

[學生感言]「薪火相傳」平台系列︰寧夏歷史文化、自然資源與環境保育探索之旅(2018/19) - 薪火相傳

學生分享

[學生感言]「薪火相傳」平台系列︰寧夏歷史文化、自然資源與環境保育探索之旅(2018/19)

計劃名稱:「薪火相傳」平台系列︰寧夏歷史文化、自然資源與環境保育探索之旅(2018/19)

交流地點:寧夏(銀川、中衛)

分享類別:學生感言

學校名稱:香港道教聯合會鄧顯紀念中學、啓思中學、將軍澳官立中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騰格里

漫天風沙飛揚處,蒹葭飄飄柳葉黃

綿綿山巒青不斷,茫茫沙坡天際亡

大漠秋景風光奇,孤鶩落霞蔽日長

我是南方異鄉客,緣來遂作詩兩行

 

沙漠之舟

未見黃沙翻天覆,但聞鈴鐺清脆牽

何方神聖擔千斤?沙行萬里水不沾

孑然一身不爭強,度的幾天是幾天

漫漫長途雖艱苦,仍是不羨馬溪邊

 

香港道教聯合會鄧顯紀念中學  中五級學生  董同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知日之入,蒼然暮色,自遠而至,至無所見,而猶不欲歸。」這是唐代著名文學家柳宗元所寫的《始得西山宴遊記》中的其中一句,意思是身處在西山中的他非常高興,連時間也忘記,而且日落後仍然不想回去,與我初次遊覽寧夏的感受如出一轍。

 

青銅峽水壩和中華黃河樓最令我印象深刻及讚嘆不已。根據青銅峽水壩的工作人員所述,這個水壩的建造不但為了抵禦河水氾濫對寧夏所造成的災害,也可利用黃河水流的衝擊發電,為當地的經濟發展及人民生活帶來正面的影響。由於寧夏的水資源不充足,古人利用其智慧修建古渠,引黃河水進行耕種,惠澤了寧夏土地,成了「天下黃河富寧夏」。

 

此外,當我在中華黃河樓最高層俯視黃河時,不禁感到它的無邊無際和宏偉壯觀。大家試想,如果黃河有一天乾涸了,這對寧夏和整個國家會有甚麼影響呢?無論是對當地的人民,還是被黃河深深吸引的中國人而言,都是一個無法彌補的損失。

這次的旅程實在令我回味無窮和依依不捨,特別是黃河的神秘和奇妙。

 

啓思中學  中四級學生  陳同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這五日四夜的寧夏之旅中,我學習了各種的知識,獲益良多。我對於這個旅途中最感興趣的是西夏王陵,因為西夏作為中國歷史的一個重要部分,它能夠從一個遊牧民族部落發展到最後能與北宋及遼國分庭抗禮。我個人鍾情於中國歷史,但是在中國的歷史文獻上卻鮮有西夏的詳細記載。西夏是一個很陌生的國度,故這次是探索其神秘一面的難得機會。在西夏王陵博物館中,我認識了關於西夏文字的含義,文字的構造很像中國象形文字,雖然它的筆畫很多而且複雜,但是每一個字的含義及其構造的方法都是獨一無二的。在參觀人稱東方金字塔的西夏王陵時,我只可以說嘆為觀止,因為經過多年的風化,王陵雖然已經沒有當年的氣勢,表面上的琉璃片都已經消失,但九個王陵仍完好無缺,如此美麗及壯觀的歷史遺址仍然屹立不倒,讓後人來感受一下當年的氣勢,令我感觸良多。

 

另外,這個旅程中有一個最令我意想不到的驚喜就是賀蘭山岩畫,起初以為這些岩畫的意義不大,卻發現這些岩畫的獨特之處和對中國歷史有着巨大影響。我起初對於岩畫的認識不多,參觀後發現每個國家的岩畫都有特別之處,而賀蘭山岩畫中最讓我感到驚奇的就是太陽神的符號。當時的人們利用了猴子作為太陽神,其工藝水平是非常高的。總的來說,這個考察學習旅程讓我大開眼界。

 

啓思中學  中四級學生  吳同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沙漠 —— 於我而言,看似遙不可及,遠在天邊,但又近在咫尺。教育局舉辦的「寧夏歷史文化、自然資源與環境保育探索之旅」給我一個近距離接觸沙漠的機會,讓我對沙漠有更全面,更深入的了解;同時也給予我一個難得的機會踏足於那浩瀚無邊,沙土飛揚的沙漠,親身接觸和感受那大漠的豪邁風光。

 

五日四夜的旅程說長不長,說短不短。它在我的人生歷程中烙下了難忘的印記,也讓我學到了不少課本外的知識,例如:黃河對寧夏的重要性、寧夏大學的歷史、寧夏枸杞業的發展、寧夏的水利工程等。此外,整個旅程中讓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是在沙坡頭景區中所見的「麥草方格」。由於中衞市居民以至寧夏整個自治區都受到沙塵暴沙漠化的影響,中國建設的包蘭鐵路受到流沙的影響,科學家便研究固沙的方法,最終想到了「麥草方格」這種治沙方法。 我覺得「麥草方格」真的發揮了它的作用,成功阻止了寧夏進一步沙漠化,使中衞市居民的生活得到很大的改善,經濟也得到發展。

 

「麥草方格」令我印象最深刻,而令我最流連忘返的非沙漠的風光莫屬了!我很清晰記得當天到達治沙博物館時,寒風撲面而來,尤其是朝着登山吊車站那方向走去的那段路上,冷空氣放肆地呼號,寒風刺骨,更刺進我的心坎中。直到吊車到達沙漠景區,下車一瞬間,映入眼簾的是一片金光閃閃的沙海,腳底下踩着的細沙如家裡的床一樣柔軟舒服。放眼望去,一個個起伏不定的沙丘充分地展現了沙坡頭景區那簡潔而樸素的線條美和輪廓美。金燦燦的沙漠對人類的影響竟是如此之大,連現在精明能幹的科學家們也要耗盡畢生的精力去研究如何克服沙漠化這危機,這完全顛覆了我對沙漠的認知。我踩在沙丘上的時候,終於明白了人類的渺小,渺小得如同被海浪吞噬,消失得無影無蹤了的小船。我當時忽發奇想:如果我向沙漠一直走下去,我能走到哪裡?我還能找到出口嗎?沙漠就像五指山,當你迷路了,你走不出也逃不掉。這就是沙漠的威力,也是它的魅力所在。

          

將軍澳官立中學  中四級學生  何同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一連五天的旅程中,我參觀了很多地方,譬如西夏王陵和賀蘭山岩畫遺址公園,見識了的黃河的偉大和青銅峽大壩所發揮的功用,真是「聞名不如見面」。我同時學會了照顧自己,體驗了當地的飲食文化和生活禁忌,例如回族是不能吃豬肉的,他們的飲食偏於油膩和口味較重。

 

在交流團的第三天,我們參觀的寧夏水利博物館,座落在寧夏文化資源豐富的青銅峽峽口地區,水利樞紐下的黃河右岸。我原本以為水利工程總離不開難以看懂的史料,沉悶得很。沒想到它卻讓我改觀,讚嘆不已。雖然此博物館同樣有很多史料、文字,但加上了圖片和講解員的生動講解後,我在參觀的過程中,漸漸對它產生了興趣,不但更留意講解,還主動上前欣賞各樣文物和展板介紹。

 

館裡設有不同的展覽廳,包括介紹我國各時代在治水方面有重大貢獻的人物,譬如盛世偉業和水利人物展廳。水利未來、水利文化則介紹各國母親河(譬如伏爾加河、恆河、塞納河等),並詳談黄河流域的地貌、生態環境和重要之處,突出「天下黃河富寧夏」的美譽。其餘展覽廳分別展出漢代和宋代的水管、漢渠碑首等不同時期的治水文物,同時塑造了昊王開渠、塞北江南等沙盤,重現了古人以各種方法治水的場景,使我看得津津有味,留下深刻的印象。寧夏水利博物館全面展示了寧夏二千多年來的治水、灌溉、水源問題、保育生態等狀況。

 

然後,我們更登上難得一上的青銅峽大壩,黃河的景色盡收眼底,波光鱗鱗,漂亮極了!也許是因為自己是選修地理科的緣故,我更能明白大壩的重要性──不僅能發電,也能調節水量,減低流速,紓緩水患問題。所以能登上大壩真的令我獲益良多,因為這是一個天然的水利教室。

 

兩天後,我們參觀了中華黄河樓,一座宏偉、高聳的朱紅閣樓突然呈現於我眼前。中華黄河樓的地基有幾十級的石階,旁邊有排列成半圓,左右各有六根共十二生肖的石柱,好像是在鎮守黄河宮,守護着寧夏的百姓似的,顯得格外神武。通過親身參觀和體驗,我重新認識了我們的母親河——黃河,她具有十分重要也無可取代的地位,因為她不僅孕育萬物,還推動了經濟和文明的發展。黃河所帶來的機遇和種種考驗,都讓我們從中學習和成長。我很認同寧夏人那種即使面對困難也不會輕言放棄或退縮,而是努力尋求解決方法的態度。就以黃河為例,伴隨經濟的發展和肥沃土壤被過度開發所帶來的水災,一直都困擾着人民。但經科學家和專家的研究及不斷實踐後,大大紓緩了洪水這難題,他們付出的汗水是不容忽視的,正正因為有了他們的默默耕耘和付出,才有了今天的中華黃河樓和寧夏水利博物館,更重要的是為人民帶來安居樂業的必然條件。

 

將軍澳官立中學  中四級學生  梁同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返回
頁首